傅山,是明末清初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巨匠。他身兼思想家、医学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等多重身份,以深邃的思想、崇高的气节与豪迈的侠气闻名于世。为带领读者走进傅山的精神世界,8月2日,临汾市图书馆特邀山西师范大学杨吉平教授做客临图讲坛,开展“傅山的人生与艺术”主题讲座。
讲座伊始,杨教授便为我们勾勒出傅山的整体形象:一位身处明清易代巨变中的真君子。他特别提到,傅山严谨开明的家风家学,是滋养他在诸多领域取得惊人成就的沃土,也塑造了他不畏权贵、同情百姓的仁人志士风骨。
随后,杨教授还带我们领略了傅山超凡的见识和独特魅力。傅山自号“朱衣道人”,思想主张“气在理先”,崇尚实用,反对空谈,体现出“外道而内儒”的独特特质。他身上流淌的先秦侠士之风更令人敬佩——恪守真情、扶危济困、仗义执言,用行动践行仁义。在明清鼎革之际,傅山坚守气节,拒不降清,即使因抗清入狱也志节不改,展现了士人最崇高的精神品格。
展开剩余56%讲座中,杨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傅山璀璨的艺术成就,尤其是他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。他详细阐释了傅山著名的“四宁四毋”书学思想:宁拙毋巧,宁丑毋媚,宁支离毋轻滑,宁真率毋安排。这不仅是傅山对当时媚俗书风的有力批判,更是他追求内在气骨与真率表达的美学宣言。杨教授强调,傅山是继苏轼之后,又一位人品学问均堪称一流的文化巨人,他的书法正是其奇崛之气、豪迈之风、书卷气与金石气的完美结晶,是他崇高人格与深邃思想最直接、最动人的外化。
通过杨教授深入浅出、生动形象的讲解,读者们不仅系统了解了傅山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卓绝的才华,更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家国的赤胆忠诚和对道义的坚定守护。这场讲座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洗礼,激励着我们在今天传承傅山的风骨,坚守文化理想,勇敢前行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