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解放军的老底子,总有那么几段传奇搞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今儿个咱唠的是真事儿:一位老大哥当上了上将,他的副手却直接蹦跶成了大将。
这俩家伙就是吕老大和许光哥!
一开始听着觉得有点奇怪,明明司令是比副司令官职高,怎么军衔却跟倒贴似的呢?
这里面可是大有玄机啊,得看他们的过往、付出,还有当时的评审标准呢!
吕正操,这家伙啊,出生在1904年,老家是辽宁海城的,那时候家里可真是穷得跟狗一样!
他从小就瞧见日本鬼子在东北横冲直撞,心里早就种下了反抗它们的心思。
这小子17岁时,跑去当东北军的小兵,开启了他的军人生活!
那时候东北军的地盘还在张作霖手里,后来张学良接棒,吕正操靠脑子和勤奋,终于熬出了点名堂。
1923年,他进了东北讲武堂,苦学军事技能,毕业后摇身一变,成了张学良的得力助手!
到了1937年,抗日战争开打,这简直是吕正操人生的一场大翻盘啊!
他当时带着东北军的一个团,结果国民党那边叫部队往南撤,他死活不乐意,心想咱可不能把老百姓丢下自己溜了。
他把兵都留在河北,投奔了共匪,开始在敌人的后院捣蛋!
那会儿他在冀中那块混得风头劲,带着老百姓搞地道和埋雷,把日本鬼子折腾得鼻青脸肿。
1940年,他跑去参加百团大战,专门拆日军的铁轨,搞得敌人损失惨重。
到1943年,他摇身一变,成了晋绥军区的头儿,事情多得跟山上的羊似的,还带着队伍和日本兵拼个你死我活!
解放战争那阵子,吕正操跑到东北去了,搞的是当副总司令和铁路大队长的活儿。
别以为这不是战场上的活,实则他干的事儿可一点都不比前线的轻松哟!
那时候辽沈战役,他带着一帮人拼命修铁路,把差不多十万大军和一堆物资给送到前线,要不是这后勤搞得飞起,打仗哪能那么风生水起!
新中国一开张,他就不干别的去弄铁路,混成了铁道部的头儿,像修成昆那种超级难搞的铁路项目,硬是把国家的运输大动脉给扛起来了!
2009年,他在北京咯世了,活到106岁,是开国上将在天里走的最后一位老大爷!
说到许光达,这小子比吕正操小几岁,出生于1908年,家里条件就跟大米饭里的蒜苗似的,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了,老乡!
他1925年就加入了共产党,第二年又跑去黄埔军校混日子,算是个名正言顺的专业户。
这小子不仅参与了南昌的闹腾,还在长征的路上溜了一圈,真是个老革命!
抗日那阵子,他在延安当了个大教头,给部队输送了不少人才,真是个不简单的角色!
1942年,他跑到了晋绥军区,担任了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的旅长,还兼着第二分区的司令。那会儿吕正操是他的上级,两个人一起和日军拼命!
到了1945年,他当上了雁门军区的副司令,还是跟吕正操一块儿干,俩人配合得赶脚贼好,一次又一次把日军的大扫荡给扛住了。
解放战争那会儿,许光达可真是摇身一变成了大人物,先是当上西北野战军第三军的头头,后来又升上去当了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的掌门人。
1947年沙家店那场战斗,他带着兵力埋伏,一下子就让6000多敌人“打包走人”,把西北的局势一下扭转了。
宜川那场战斗,他打得真是相当出彩,跟彭德怀配合得天衣无缝,把敌人整得乖乖听话,为西北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!
新中国一成立,许光达就搞出了一桩大事情——当上了装甲兵的头儿,把咱们的坦克部队给从零开始造了出来!
他不光在那儿忙着练兵、搭框架,还给59式坦克的研发推了一把,真把解放军的现代化干成了一大步!
1959年,他摇身一变,跳进国防部当副部长,继续在武器技术上拼劲头!
1969年这哥们被人整得死翘翘了,才61岁啊,真是冤屈!
1977年,国家终于给他洗清冤屈,算是给了他个说法!
1955年,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,这可真是个不得了的事情!
那时候军衔可不是随便弄的,大将一般是给那些在解放战争里当过野战指挥官或者兵团头头、特别牛的将领,而上将则是给军级差不多水平的人。
后来他瞎搞了一支装甲队,弄了个新兵种,这货除了能打架,还给军队升级换代添了不少砖瓦,评个大将也算情理之中。
吕正操这位大哥啊,解放战争期间基本上是在给大家送快递,负责铁路运输的活儿!
虽然辽沈战役能赢,得感谢他把物资送到位,但这不是直接指挥作战,算是打杂的功劳呗。
他那会儿的职务是东北民主联军的大副总指挥,要是跟野战军的头头比起来,稍微矮了一点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他跑去搞铁路,结果军衔一评定就变成了上将!
这么一瞅,两人的军衔差别其实很讲究,关键是看你在紧要关头整了啥、扛了啥事儿!
还有种说法,当时评职称不仅得看打仗的本事,还得瞅瞅你的“资历证”和岗位哦!
许光达从黄埔走到长征,再奔解放战争,经历可以说是丰富得很,资历相当硬实;吕正操也是个能人,但他1937年才加入党组织,比许光达晚了十几年,这可能也对评定有点影响。
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,最关键的还是看你干了啥和你是什么官儿。
吕正操当了铁道部的头儿后,真是把铁路当成自己的小命在拼呀!
成昆那条轨道,山又高路又险,他硬是带着队伍给啃下来了,还搞了一大堆铁路工程,全都是他领头操心的呢!
这活儿看上去不怎么重要,可要是没有这些铁路线,咱们的国家经济可不能飞速往前冲啊!
搞国防,得靠这玩意儿!
他一路干到白发苍苍,退休后倒是当上了政协的副主席,还热爱网球,活了106岁才闭上眼睛,算是老革命里最长命的一位!
许光达在装甲兵的岗位上,真的是如鱼得水,风头十足!
59式坦克能造出来,全赖他带队小伙子们一个一个试,反复折腾!
他还搭了个全套训练框架,把坦克兵的基础打得稳稳当当!
后来他当上了国防部的副头儿,还想继续搞军事技术,结果没能挺过那段特殊的日子。
他1969年挂了,才61岁,比吕正操少活了整整45年!这差距可大了去了!
1977年洗清冤屈后,大家才发现这家伙的贡献有多大,真是让人捶胸顿足!
吕正操和许光达这俩人,一个是大将军,一个是将军大,真的是各走各的路,革命的轨道不一样啊!
吕正操是靠着铁路把国家的血脉串联上了,而许光达则是拿着坦克把国家的安全给护得妥妥的!
一个负责打点后勤,一个在前线拼命加搞创新,虽然贡献各自不同,但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军衔嘛,实质上就是个小名片,真正厉害的还是他们做出的成绩!
再说点接地气的,实际上这俩人的故事挺让人打起精神的。
吕正操小时候家里兜里没啥钱,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个好前程;许光达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,是一脚一脚一步步爬上去的。
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,只要努力、不怕折腾,啥事都能成!
是安宁的日子,咱们不需要上战场,但那种拼搏的劲头还是得学学的嘛!
吕正操和许光达,一个在后面忙着添柴火,一个在前面开辟路,谁都不能没了谁。
你咋认为啊?
这俩的戏文里,你最看得上哪个角儿?
来跟我唠唠你的见解嘛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配资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