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堵了,命就悬了。
堵得快,命没了都还不知道理由;堵得慢,天天头晕脑胀、四肢沉重,活着也像卡在半条命上。
图片
中老年人常说“哪哪都不通了”,其实最该担心的不是关节,而是血管。血管这东西,不吭声时安安静静,一旦发飙,就可能是脑梗、心梗、肺栓塞接连登场。
有一种“堵”,不是高血压糖尿病查得出来的,而是日积月累的微血栓在身体里悄无声息地埋雷。而钟南山院士早就指出,“溶栓”是延缓这些“埋雷”爆炸的关键一步。
不是所有药都叫“溶栓药”。真正值得信赖的,往往就那么几种,其中两个名字,尤其应被牢记。
图片
第一个是“阿司匹林”。
这个名字或许耳熟,但它的真正威力,远不止“解热镇痛”这点小事。
不少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“感冒药”时代,殊不知,低剂量的阿司匹林,才是它真正的“专业身份”——抗血小板聚集,也就是“溶栓”的第一步。
血小板像是血管里的“粘合剂”,一旦哪里受伤,它们就一窝蜂地贴上去,久而久之,小血块悄悄成形,堵住微血管,拉响健康警报。而阿司匹林,就是专门“拆散”这些血小板的高手。
图片
更神奇的是,阿司匹林早在1971年就被证实可以阻断一种叫做“环氧化酶”的酶的活性,从源头上减少血栓形成。这不是“拖延”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“阻断”。
每天吃上一片(通常是100毫克的肠溶片),就像给血管装上了一个“自动冲洗装置”,防止“淤泥”沉积。
阿司匹林虽好,也不能乱吃。有胃溃疡、消化道出血史的人,可能吃了反而“出人命”。这不是“万能药”,而是“对的人用对了才是救命药”。
图片
另一个值得中老年人常备的,是“通心络胶囊”。
名字朴实无华,实则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之作。它的机制并非直接“溶解”血栓,而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、保护血管内皮、促进侧枝循环,这三项协作完成“通”的使命。
换句话说,它不是拿着锤子砸血栓,而是派出“水军”,从多角度疏通血管,润物细无声。
尤其是在脑梗、冠心病的慢性恢复期,很多患者身体里“栓子”已不是急性爆发,而是“陈年旧账”。靠西药硬碰硬,可能副作用大;而通心络胶囊这类中成药,调和气血、活血化瘀,倒是更像是“打持久战”的那一派。
图片
钟南山院士也曾在多次访谈中提到,通心络胶囊在心脑血管慢性管理中,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前景。
它不只是“溶栓”,更是在“疏经络”。这是中医语言,但放在现代语境下理解,就是“改善血液微循环”。很多老人嘴里常说“手脚发凉”“走路乏力”“胸口闷”,其实都是微循环出了问题。
而通心络的优势,就在于它不是“头痛医头”,而是从根本上让血流通畅,末梢供血恢复。
图片
在一个对比研究中,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3个月的患者,血液黏稠度显著下降,晨起头晕、手脚麻木等症状也明显改善。这不是“心理安慰”,而是真刀真枪的数据说话。
既然这两种药都能“通血管”,是不是一起吃效果更好?答案是:要看情况。
如果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高风险人群——比如曾经有过脑梗、心梗史,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人——医生常常会建议二者联合使用。阿司匹林负责“前线阻击”,通心络则是“后方调养”,一动一静,刚柔并济。
图片
但如果是单纯的预防,且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史,就要谨慎使用,尤其是阿司匹林。因为长期吃阿司匹林,可能带来出血风险,包括胃出血、脑出血这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。用药前,最好做个凝血功能检查,再决定是否适合长期服用。
相比之下,通心络胶囊的安全性更高,也更适合长期调养型使用。尤其是那些“查不出病但老觉得不舒服”的中老年人,常有“血不养心”“气不达脑”的情况,这时候,通心络的“养通结合”,或许就是那双“看不见的手”,把气血重新调回正轨。
图片
所谓“通则不痛”,不仅是经络之理,更是血管健康的核心原则。血液是身体的河流,河水不流,淤泥就生,草木就枯。血管一旦“堵车”,最先遭殃的是大脑、心脏这两个“耗油大户”。而当“堵”变成“梗”,后悔就已经来不及。
现代研究还发现,微小血栓不仅仅危害心脑血管系统,还会影响情绪、睡眠,甚至认知功能。那些总觉得“脑子反应慢了”“记性差了”的中老年人,很可能是血供不足在背后作祟。这不是“老了”的自然退化,而是微血管被堵塞的信号灯。
图片
血管不像关节那样“嘎吱响”,它们的报警是沉默的。等听见了声音,往往已经爆管。正因如此,预防才显得格外重要。而“溶栓”并不是等出事了才开始,而是要在血管还没彻底“罢工”时,就开始“疏通”。
很多人信奉“养生靠食补”,但在血管面前,再贵的枸杞,也不如一片阿司匹林来得实用。这不是说食补无用,而是当血液像浆糊一般粘稠时,靠几碗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药物干预,才是关键解法。
图片
但也别误会,说到“常备”不是“常吃”。药物永远是双刃剑,适合自己的才是救命的。每个人的血管“堵法”不一样,有人是“粘”,有人是“硬”,有人是“细小堵塞”,有人是“大动脉斑块”。
用药前,还是要根据医生建议做出判断,而不是“别人吃我也吃”。
阿司匹林和通心络胶囊,一个是锋利的“铲子”,一个是温润的“溪流”,前者扫清路障,后者疏通水道。二者各有所长,配合得当,才是中老年人血管健康的双保险。
血流顺畅,人才清爽。头不晕,眼不花,腿脚有劲,心情也跟着变好。这一切的背后,其实都是血管在悄悄“庆祝”不被堵塞的幸福。
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,旨在传播健康知识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,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文献:
[1]钟南山,钟惟德.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现状与展望[J].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2020,43(5):325-329.
[2]李继红,黄莉.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2023,43(6):710-715.
[3]王春燕,张岩.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[J].中国药理学通报,2024,40(3):360-364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